AI正在慢慢改变我们的生活
它们为工作和生活提供了一些便利,现阶段还远不能达到我们想象中这么方便
我一直对 AI 不太感冒,它们现在能做到的事情很少,最多只能作为工作的辅助。出于以下原因,2022年大语言模型、文生图模型等爆火的时候,我几乎没怎么去使用它们的相关应用。
- 硬件不行
- 大语言模型喜欢胡说八道
- 文生图模型需要非常详细的提示词(俗称咒语),而且也不一定能生成合适的图,生成了也没有版权。
首先说明,我从互联网使用搜索引擎查找信息时,有以下几个步骤
- 不使用自然语言进行搜索,确定好几个宽泛的关键词,将它们分组,以空格隔开
- 先从百度查找,使用起来最习惯,国内信息最多
- 找不到信息去必应查找,信息更多
- 还找不到就去谷歌查找,信息最多
最近我发现,我似乎已经养成了一个习惯,在查找信息时,我会在百度的结果页等待 AI 生成答案,优先去验证它是否正确,如果不正确,我才会继续往下查阅其他网页。
大语言模型虽然喜欢胡说八道,但是它快,比较多人问的简单问题它很快就能答上来,一些很偏僻的问题它的确还是会胡说八道。我还是需要到 stackoverflow 之类的站点啃生肉找解决方案。总体上来说能提升工作效率,但提升不高。
不知什么时候,suno AI 问世了,那个可以生成歌曲的 AI。我也不太感冒,我知道,我除了喜欢歌曲本身优美的旋律,还喜欢作曲人在其中注入的情感,AI 或许能学来,这样格式化的作品只有“好听”,而没有内涵,也没有像是近几十年来的歌曲风格创新。
以我程序员和编曲三脚猫的视角来看,既然大语言模型能做简单的编程(虽然是复制粘贴),或许它也能按指定曲风进行编曲。电子编曲需要做的是设定好 BPM、节拍类型,确定调式,然后创建多条轨道,在格子上以指定的规则自由放置 note 就可以了,效果器另说。所以,以固定的人类可读格式(序列化)给大语言模型喂足够多的歌曲工程,或许它就可以根据用户输入的标签生成指定的歌曲工程,再交给宿主软件演奏就能生成音乐了。
我现在在用的 AI 只有文心一言和 Vocal Remover。我一般不会去主动打开文心一言,仅在百度的搜索结果等它总结可能正确的答案,Vocal Remover 是很好用的工具,只要歌曲中的乐器比较传统(鼓、贝斯、吉他、钢琴等),人声不怎么模糊,都可以几乎无瑕疵地分离轨道。
这篇文章是我闲来无事思考了一下我现在对 AI 的态度,就这样。